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,家長常常會因為小朋友的一些錯誤而情緒失控,一言不合就動手,下手往往沒有輕重。
梁女士的 女兒今年5歲,平時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,因此孩子小的時候,都是楊女士一個人照顧。這天是周五,梁女士下班之后就連忙去接孩子,回到家之后又匆忙做飯,女兒平時也算乖巧,不會給媽媽惹麻煩。
吃好晚飯之后,梁女士就去廚房里面洗碗,沒過多久,桌上的手機便響了起來,女兒一看是爸爸的電話,連忙拿起來接聽。因為剛吃好晚飯,小孩手上油乎乎的,掛了電話之后,才發現手機上面全都是油。
因為害怕媽媽責罵,于是就想將 手機放在水里面,用水洗一下,洗好碗之后的梁女士聽到衛生間里面傳來放水的聲音,于是便好奇地走過去。
看到女兒將手機放在了水池里,這位 母親情緒失控后,不分青紅皂白的對孩子動手,因為正在氣頭上,這位母親沒有掌握輕重,女兒身上很多地方都沒能幸免,氣消過后,梁女士發現孩子躺在地上一動不動。
雖然及時送醫,但 孩子還是永遠地閉上了眼,梁女士 再也聽不到孩子喊「媽媽」了。在我們周圍,有很多家長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,用過激的手段去對待小朋友,但這樣做會產生很多弊端。
1、傷害小朋友內心
家長如果平時總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,對孩子動輒d罵的話,會對他們的內心造成很大的創傷。小孩會覺得家人不愛自己,從而出現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情緒,嚴重的更會出現心理上的疾病。
2、孩子也會遺傳到b力性格
家長動不動情緒不好,責罰小孩,這些從小被父母d罵的人,當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后,大部分人也會利用同樣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,將這種b力性格不斷延續下去。情緒容易失控的父母,特別喜歡d小孩,并且沒有分寸,到后悔的時候就晚了。
因此掌控自己的情緒,對于家長來說也是一門必修課。
一:轉移注意力
當一個人沉浸在負面心情中時,如果無法及時發泄出來的話,心里就會特別難受,更嚴重的會無法掌控自身情緒,而做出一些傷害別人,傷害自己的事情。因此當小孩犯錯時,家長不妨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,出去逛個街或者看個電視劇,讓情緒得到宣泄,再去教育小孩。
二:告訴小孩正確的做法
小朋友犯錯了,我們應該告訴他們怎樣去做,去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,而不是去d罵,這樣起不到任何效果。比如我們上面介紹的這個小女孩,她之所以將手機放在水池里,其實并不是故意的,而是她的媽媽沒有告訴她正確清理的辦法,所以孩子才會犯錯。因此當小孩犯錯時,我們應該第一時間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。
三:進行規則教育
我們不應該糾結小孩做對了還是做錯,而是要從中總結出一些經驗,防止以后再次出現同樣的事情。由于小孩的認知能力較低,有時候他們其實并不是故意這麼做,而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,什麼是錯的。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對小孩進行規則教育,讓他們明白什麼事情能做,什麼事情不做,這樣他們才會懂得對錯之分。
教育小孩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但我們也不能因為太過困難,而采取一些過于b力的方法對待。教育需要注重方式方法,當我們愿意學習,并且找到合適的方法時,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