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希望小孩長大之后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,那麼首先自己就要做出榜樣作用,但有些家長不僅自己沒有以身作則,反而還袒護小孩所犯下來的錯誤。
近日 有一個熊孩子跟著媽媽一起去逛超市,期間媽媽在挑選商品,并沒有注意到小孩「大鬧」超市。
小孩用牙簽扎破了超市的45袋大米,一開始工作人員并沒有發現,有顧客不斷反映超市大米袋漏氣,而且存在少米現象,因此工作人員才開始調查監控,并且發現了「始作俑者」。
隨后負責人聯系了小孩的媽媽,孩子母親得知小孩犯下的錯誤之后,也非常驚訝,超市負責人希望這位母親能夠買下這些大米,畢竟這是小孩扎破的,大米價格一共8500元。
這位寶媽不僅沒有批評小孩,反而還護短:你的米袋有問題,都是米袋的錯,你們監管不力。最后負責人報警,請來了警方,在警方的協調之下,小孩母親花了錢,把這些大米全都買下。
如今「熊孩子」一詞已經成為了搗蛋小孩的代名詞,他們不斷在闖禍,給父母帶去很多麻煩,如果家長沒有及時教育的話,以后面臨的麻煩還會更多。
小孩不尊重家長
如果熊孩子沒有及時得到教育的話,等他們長大之后,不管家長多麼疼愛,小孩都會不再理會,還會罵自己的父母,甚至可能會大打出手。而他們之所以會變成這樣,都是因為家長最初的溺愛,以及在小孩犯錯時沒有及時教育所致。
家庭麻煩不斷
熊孩子每天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氣,他們總是在家長忙碌的時候,故意做出一些事情來讓父母煩惱。很多小孩更樂于這樣做,見到父母被自己氣瘋了更開心。有這樣的小孩,父母平時也會非常害怕,生怕孩子給自己惹出什麼麻煩事,不僅費力還費心。
在小的時候,父母如果不及時教育熊孩子的話,他們造成的危害也許只是家庭上的,但等到他們長大之后,很有可能會觸犯法律。因此熊孩子一定要教導,這不僅是對小孩以及家庭負責,同時也是對他人負責。
一、詢問犯錯原因
小孩犯錯之后,家長都是非常生氣的,但不管內心多麼急躁,都應該讓自己先冷靜一下,再去找小孩談話。
家長應了解他們為什麼犯錯的原因,最好用委婉的態度去詢問,不要總是擺著為人父母的架子,應用平等的態度去和小朋友溝通,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,讓小孩說出真話。這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,而且也能讓小孩正確認識自己。
二、犯錯之后要接受一定的懲罰
熊孩子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在他們背后有一個不作為的父母,這些不負責任的家長,不管小孩究竟做了什麼錯事都會去包庇。
很多家長更以年齡為借口,而不對孩子進行懲罰教育,但這樣做只會毀了小孩的一生,沒有接受過父母懲罰的,小孩就不會知道做錯事情之后也需要承擔后果,當走上社會之后,只會用他們的未來買單。
三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反省
任何一件事情發生之后,家長都要教會小孩學會自我反省,當小朋友犯錯之后,家長不要覺得罵一頓,打一頓就能讓事情結束。
這些都是表面功夫,想讓小孩真正記住教訓,只有讓他們學會反省,讓他們思考自己這次為什麼會犯錯,以及以后遇到類似事情時應該怎麼做,這樣做遠比棍棒教育更有效。
每個孩子生下來之后都是非常單純的,家長的教育方法影響到他們的一生,小孩犯錯之后,如果父母舍不得去教育,一味替他們開脫責任。那麼等到這些小孩長大之后,他們也只能用自己美好的未來,為小時候犯下的錯誤買單。